【中国书画】汪家芳:江天落纸山河动 云水留痕岁月新

2025-04-02

  江天寥廓,烟水相涵,潮声拍岸,舟楫争流。大江东去,载千年文脉,吴越山川,蕴翰墨风华。汪家芳,少承家学,长习丹青,笔底烟霞,意象沉雄。摹宋元遗迹,探笔法之精微;访八荒名流,习勾皴之法度。观夫画者,形神具存,心迹相融,凡天地万象,皆可运毫而化境。  江南之地,烟波浩渺,巷陌幽深,石桥卧波。晨闻橹影轻摇,夜听潮声低吟,心摹目记,化境入画。汪家芳笔墨流转,城影江声,浓淡相宜,烟水苍茫。其画既承海派遗风,又融时代新象,点染山川之气韵,描绘都市之风姿。或山高水远,苍翠沉郁;或楼宇参差,光影交错。墨色之妙,

【上观】专访画家汪家芳:用时代笔墨描绘上海的赤橙黄绿青蓝紫

2023-08-11

2023-06-30《上海》《浦东》《初心》……画家汪家芳近年来为上海创作了许多“大画”。在高达数米的巨作中,他用中国画的笔墨勾勒出上海的城市韵味与时代精神。前不久,他刚刚完成了50幅小画《上海一一赤橙黄绿青蓝紫》,以独到的眼光与细腻的笔法述说上海故事。无论是大画还是小画,汪家芳都将传统的山水精神与城市精神相融合,不忘把个人的艺术语言融入时代的洪流。面对巨幅白纸静坐上观: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关于您的纪录片《海派大画师》,讲述您近年来为上海创作巨幅画作的心路历程。这些主题宏大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透着新意

CCTV-4《海派大画师》--汪家芳

2023-06-14

2023-06-06经过数月构思,海派画家汪家芳开始在巨幅宣纸上起笔,为不久后举办的汪家芳艺术大展准备一幅压轴大作。40多年来,汪家芳每次创作都饱含激情,心中的山水如火山爆发般跃然纸上。画作中长江、黄河贯穿于山脉之中,他希望通过这大好河山抒发胸中垫爱祖国的豪情。

文化十分丨汪家芳:海纳百川 融汇东西 绘就时代新画卷

2022-08-2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2022年08月26日点击上图或以下网址,观看CCTV-3央视新闻 “十分大家 · 汪家芳”https://v.qq.com/x/page/e33530k478u.html   50年代出生于上海的著名海派画家汪家芳,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从儿时的涂鸦记录,到如今挥毫泼墨的大幅创作,在他的笔下,上海是有温度、有情感、有故事的家园,更是开放、包容、多元、充满活力的世界舞台。他将上海所特有的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融入自己的创作,用融通中西的技法和笔墨绘就了一幅幅彰显时代新气象的大作。  汪家芳:石库门

【上观】自述|汪家芳:速写上海抗疫场景,用画笔记录抗疫中的城

2022-04-07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李君娜致敬相助守“沪”的抗疫冲锋者,留下历史文化的图像。自述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史馆馆员汪家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城市带来一场严峻的考验,每一个市民都无法置身事外。作为画家,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我又一次拿起画笔记录那些在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平凡人的身影。笔墨不足以表达这些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力量的万分之一,仅以此画笔寄托自己的情感,让国人都看到上海这座城市所闪现的强大光芒。速写上海近期抗“疫”场景那几天,我也与往常一样开

【文汇】上海艺术家汪家芳以速写为城市战“疫”的微光成炬喝彩

2022-03-24

2022-03-23 07:38:19汪家芳《自律》正值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连日来,上海的每一位市民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凝聚起的强大战“疫”合力。这座城市的科学防控,一线工作者的奋力冲锋,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这样一种上下同心、一鼓作气,为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宣告着坚持就是胜利。上海艺术家汪家芳近日拿起画笔,以速写形式真实定格身边的所见所闻,难忘、暖心的一幕幕场景,向那些舍小我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及许许多多的志愿者致以崇高敬意,为他们发出的每一点微光予以

【国家艺术杂志】汪家芳:笔墨深情寄冬奥

2022-02-17

原创汪家芳国家艺术杂志2022-02-16如果说,在北京盛大举行的2022冬季奥运会属于世界各国运动员体育竞技的极好场所,那么,以冬奥会为主旨精心创作美术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描绘中国与世界“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更是艺术家们胸中的共同心愿。《冰雪耀冬奥》 汪家芳农历壬寅新春前夕,在央视上海总站、上海市文联、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共同发起的沪上艺术家“冰雪耀新春”活动现场,我用手中笔墨尽情挥洒,抒发心中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对新年的祝福,以及中国人民“我们和世界”向往和平的愿望。期间,除了与其他5位艺术家共同

【红色艺述】汪家芳 | 艺术家脚下的泥土有多厚,创作的积累也

2022-02-17

海派画家重走长征路,新作《长城》亮相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撰文 | 邱书婉“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三十年前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旋律每次响起都会让国人热血沸腾,只因长城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而它也常常成为很多画家笔下抒发爱国情怀的绝佳素材,但不同的画家笔下有不同的长城意境和风貌,这和艺术家个人成长经历和文化底蕴息息相关。目前,一幅名为《长城》的巨幅国画作品正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艺术百代美术馆内展出,它的作者正是出生于上海的著名海派画家汪家芳。汪家芳,作为50年代末出生的画家,一路见

北京冬奥会今日开幕丨汪家芳:冰雪耀冬奥 是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

2022-02-06

央视新闻客户端雪耀新春”沪上艺术家创作活动日前在上海国际传媒港举行。来自上海的6位艺术家共同围绕虎年新春和北京冬奥会挥毫泼墨,用手中的作品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到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活动当天,海派画家汪家芳先生创作了水墨画《冰雪耀冬奥》来表达自己对冬奥会的祝福与期待。汪家芳先生表示,自己对冬奥会有一种特别的情感。汪老说,在冬奥会场馆开始建设的时候,他曾经去看过几次,去年年底,冬奥会场馆的建设工作陆续进入收尾阶段的时候,还专门驱车前往,前后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千的不仅是场馆的壮观景

【文汇报】一起去写生!从石库门走来,他为上海创作时代的“大画

2022-01-30

小时候他住在上海的石库门老房子里这是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有许多人的生活记忆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画家,汪家芳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好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文汇报社联合推出“城市软实力讲述系列”百集微电影,讲述上海这座魅力之都的美好生活。第一季《爱上海的理由》第5集《石库门的新境界》,跟随国家一级美术师汪家芳一路写生,寄情于这座城市的诗情画意之间。❤️第5集《石库门的新境界》微电影片名题写:汪家芳中国画的水墨,在一张宣纸

【上海采风】汪家芳:丹青寻迹 血脉赓续

2021-08-23

21-08-22【上海采风】汪家芳《巍巍中国情》纸本设色 300x500cm 2020年丹青寻迹血脉赓续汪家芳汪家芳重走长征路 2009年一个以画笔立身的文艺工作者,用其人生精力最旺盛、经验最丰富的美好时段,倾注全力,历经20多年的艰辛跋涉,重走中国工农红军当年走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程,前往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驻地与大事件发生地等现场,写生创作,丹青寻迹,积累了近一万幅之多的素材稿。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的亲身体验是,非常值得的朝拜之旅!汪家芳《西行漫记》纸本水墨 250x145cm 2021年汪家芳《黄洋界》纸本水墨 150x250cm 2020年艺术家脚下的泥土有多厚,创

【文汇报】手绘一大刻初心!30秒视频穿越奋斗百年路

2021-06-03

手绘一大刻初心!30秒视频穿越奋斗百年路 2021-06-03 14:10:03

【文艺汇】画作《山高水长》里品读“中华游圣”徐霞客与松江的故

2020-11-10

“行迹——汪家芳画徐霞客游记”画展近日在松江区云间粮仓开幕,当天,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汪家芳将其画作《山高水长》捐赠给了松江区。这幅作品也牵出了“中华游圣”徐霞客与松江的一段故事。汪家芳画作《山高水长》《山高水长》画作上,巍巍高山、云烟弥漫,满目都是郁郁葱葱,一片苍翠间,一座古朴的宅子若隐若现,门前两位雅士正在热切交谈。宅子匾额上“东佘山庄”暴露了他们所在之处,而这两位雅士正是陈继儒与徐霞客。徐霞客与松江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渊源,曾

【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 · 名家坊】著名山水画家汪家芳:笔墨

2020-07-07

上海学习平台 2020-07-06订阅作者: 张志萍“作为一个山水画家,面对太多的山。古人是山,生活是山,黄山、泰山、喜马拉雅是山,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等都是横亘在我面前的‘一座座大山’。我辈惟有发扬愚公移山之精神,每天挖山不止,与时代同步。”汪家芳近影1959年9月19日早上,位于上海市长寿路上的普陀区妇幼保健院传来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47岁高龄汪母的第7个孩子家芳呱呱坠地。原本已有2个女儿、4个儿子的汪母发现再次怀孕时,本不打算生。可在那个特殊年代,父母留下了他。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人世间将多一位画者

画家汪家芳:沉下心来绘制不负时代精品力作

2020-06-08

施平艺术界2020年4至5月,展于中华艺术宫《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有件宽5米、高3.2米的巨幅山水画《巍巍中国情》,因其震撼力和感染力俱佳而特别醒目。创作者以洗练精致笔墨,突显疫情防控狙击战中沪鄂两地紧密联手,积极营造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讲好疫情防控中的中国故事。画作引起了许多观赏者驻足,细瞧品评交流。认为,以传统山水画固有笔墨技法,来演绎当代主题性创作,让我们获得跨越时空的感动,而且这样的创作理念新意迭出,用艺术驱散阴霾,唤起对生命的敬畏,具有现实的生命力意义。速写特殊时期平

书画频道| ---徐霞客精神对当下美术创作的若干思考

2020-04-28

【代序】汪家芳一部《徐霞客游记》是霞客终其一生,历经30年艰辛与足迹的独白。四百多年来“游记是一种精神传递,更是给予我绘画的支撑;儿时的立志为其一生所爱,并为之而付出。一百幅《画说徐霞客》的创作完成,并非句号,而是起始……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而这种精神将永驻在我的绘画里。在此感谢书画频道的格格整理“三山五岳”特辑,后集待发,以谢各位。书画频道上海中心艺术尚格格艺术小栏目ARTWORK著名画家汪家芳先生一百幅中国画《话说徐霞客游记》作品,即将以出版物和展览形式与公众见面。汪家芳先生回顾这个选题研发项目全过程,

巜上海滩》2020年第3期“上海滩”封面

2020-04-28

感谢巜上海滩》雜誌社2020年第3期我的新作“上海滩”,刊发封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汪家芳:巍巍中国情,情深有几许

2020-04-1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学文 2020-04-10摘要:《巍巍中国情》等一批优秀艺术创作,回答了灾难面前艺术何为的时代命题。摘要:《巍巍中国情》等一批优秀艺术创作,回答了灾难面前艺术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华艺术宫,“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正在展出。艺术创作往往和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时间和空间差,使得人们面对描述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时不免产生疑问:时过境迁,艺术表现有什么用?回溯主题展中令人震撼的国画作品《巍巍中国情》的创作过程,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当人们即将走出或终于度过一场危机时,艺术在何

【新民晚报】申音 | 汪家芳:笔墨凝聚大爱,铭记中华同心

2020-04-11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王悦阳编辑:倪彦弘2020-04-10  作为手握画笔的艺术家,以自己的所长,开动脑筋,拓展思维,用熟悉的画笔一吐胸中块垒,讴歌那些值得浓笔重彩描绘的人与事物,铭记中华民族共担风雨共沐阳光的大爱与大义。  汪家芳,上海嘉定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2010年他的《海天松涛图》被世博中国馆收藏;2013年《晨曦苗寨》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4年12月,中国画作品《太行人家》入选“第十

【上海文联】用顶天立地的“巍巍中国情”,铭刻疫情中的温暖与信

2020-04-06

2019年末、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迅速蔓延。在这段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总有一些镜头、一些画面、一些瞬间,让我们难以忘怀。4月8日起,从上海为主的一线抗疫勇士、文艺工作者及各界人士自发创作的13000余件视觉艺术作品中遴选出的800余件作品将集结在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共同展出,从忠实写实、艺术写意的双重视角,引领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回顾这些真情时刻。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参展作品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汪家芳创作的大型“战疫”美术作品《巍巍中国情》。△ 中国画《巍巍中国情》这幅以蒙太奇

以画笔为枪共抗疫情,汪家芳、李向阳等上海画坛“老法师”纷纷出

2020-02-06

抗击疫情,传递正能量,上海美术界在行动。继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发起“众志成城战疫情”网络漫画展征稿活动之后,上海的国画家、油画家也纷纷拿起画笔,自觉投入创作,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其中就包括汪家芳、李向阳等画坛中坚力量。汪家芳作品得知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严峻起来,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汪家芳果断退掉了计划年初五飞往国外的机票,安心宅在家中。他其实一刻也没闲着,连日画了一组国画,定格抗击疫情进程中那些值得铭记的人们。“我这一代画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走来,经历了不凡又砥砺前行的一段时间,尤其是改革

中国画《山高水长》解读

2019-11-19

唐:李白《上阳台贴》: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中国从古至今以“山高水长”喻人之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也喻情意深厚。中国画《山高水长》则以此意而创作,彰显中国博大的胸怀与深邃的传统文化。在创作手法上则以中国传统青绿重彩(矿物质纯天然色)山水设色,画面的色彩亮丽、浓厚而富有变化,在视觉上给人以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山高水长》作品的内涵上,我以浩瀚的海天一色为背景,又寓意着宽阔无限,海纳百川,催人遐想。同时,作品又展示中国的大好山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好生态环境。作品《

【解放日报朝花周刊】《写生》

2019-09-24

文/ 汪家芳中国画的写生到文人画有了完整的说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生就是将书卷气与自然的生动气息融合。古人作画与现代画家作画不同,他们作画有着山水环境,每日对着山水可居、可游、可画。所以,黄公望称写生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古代印刷术不发达,只有那些富藏的画家可能看到真迹,而有才气的画家便是在每日的山居中写生山水。黄公望提出“随机应变”,就是对张彦远“六法”中“气韵生动”的延伸,更是对“气韵生动”的新解。他们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不但归纳出一整套的“写山水诀”,更有一整套的创作原则,归于一

【申音】汪家芳:上海画家画《上海》

2019-09-24

汪家芳,1959年生,上海嘉定人。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研究生毕业,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石库门的一砖一瓦,透过笔墨的堆叠、皴染,仿佛往昔流金岁月的沉淀;梧桐树的枝繁叶茂,片片斑驳之间透出的,是光影交叠的温度;弄堂口的黑漆木门,映衬着西式窗棂的明快亮敞;远处是黄浦江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而对岸的陆家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历史文脉与今日风貌

游走山水间,笔未动意已达,画初现韵远悠——观汪家芳写生画

2019-08-27

乐趣艺术界 2017-06-07尚未落笔,意境已达至心中;画面初现,韵味已远至悠然——子悦芳儿随笔 认识汪家芳老师虽是缘于采访,但因为先生入其门下,经常会去他家学画,故而我也就借此便利,跟随先生一同前往,或学习或交流。 久而久之,我便称呼他为“汪师”了。在很多人的眼里,汪师是热情的、重情重义的,在我眼里,他还是睿智的、大气谦和的。 其实于网上输入“汪家芳”,随便一搜,他的个人画展、联合画展、获奖作品等等就会实实在在跃然眼前,也有太多的文人大家写了关于他艺术修养和艺术造诣高深等方面的文章,完全不需要我再

中国海派艺术家系列之四---汪家芳

2019-08-13

汪家芳先生艺术简介 汪家芳,1959年生,上海嘉定人。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研究生毕业,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观新闻】专访 | 画家汪家芳:建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又一村

2019-07-12

纵深2019-07-12 07:00来源:上观新闻作者:顾学文这幅以上海命名的最大尺幅国画作品首次亮相,让上海人惊叹:这不就是我生活的上海吗?很多外宾则频频点头:这就是我眼中的上海。年初,在上海一次外事接待的新闻报道中,西郊宾馆外宾接待大厅墙上的国画《上海》意外“走红”———金色梧桐树掩映下的石库门,开阔的黄浦江面,陆家嘴高楼绘就的天际线……这幅以上海命名的最大尺幅国画作品首次亮相,让上海人惊叹:这不就是我生活的上海吗?很多外宾则频频点头:这就是我眼中的上海。《上海》之所以获得广泛认同,在于它抓住了红色文化、江

【新民周刊】中华国粹亮相维也纳

2019-05-20

诗词达意,歌曲传情,笔墨畅怀,三项饱含中国传统精华的艺术元素联袂献演,不仅在世界舞台积极传播与弘扬海派艺术,更是让西方观众领略到了中国国粹艺术的博大精深。

【新浪收藏】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亮相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

2019-05-18

汪家芳/文2019年5月7日晚间,“中国古典诗词与书画一一廖昌永演唱会”,响彻奥地利维也纳AKZENT古典歌剧院。当天,我与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丁筱芳、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教授,再次应邀参加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为各国外交使节和当地观众献上一台精致风雅的中国艺术。诗词达意,歌曲传情,笔墨畅怀,三项饱含中国传统精华的艺术元素联袂献演,不仅在世界舞台积极传播与弘扬海派艺术,更是让西方观众领略到了中国国粹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是一场别开生面,极富特色的中国式风雅古典音乐会。450人的歌剧院座无

汪家芳:巨幅国画《上海》创作的故事

2019-04-08

石梦洁 整理 上海滩杂志公众号主编专访汪家芳,1959年生,上海嘉定人。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研究生毕业,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2018年8月30日,对汪家芳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下午,他独立创作的大型中国画《上海》正式开笔落墨。两个多月前,汪家芳受到上海市委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委托,要为西郊宾馆外宾接待大厅创作一幅体现上海城市风貌的中国画。16张8尺宣纸无缝拼接而成的巨幅,这是

取消
建站ABC 建站ABC提供技术支持